舉起你智慧的金剛錘 第三錘 ——砸無神通論
舉起你智慧的金剛錘
第三錘
拉珍
如果一種理論的存在,對於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毫無實際利益,那麼這種理論的存在是沒有必要的。同理,佛法如果僅僅只是一種理論,而於修行人的行持和成就解脫沒有實際效用,那麼,釋迦世尊傳佛法下來豈不是多餘?佛法的存在目的只有一個:解脫眾生於輪迴。解脫解脫,整天說解脫,到底怎麼個解脫法?難道只是讓人心理舒服自在一些,煩惱痛苦少一些就叫解脫嗎?如果僅只是這個目的,心理醫生就夠了,還要佛法做什麼?
佛法之解脫眾生是非常實際的,佛菩薩從來不講虛無飄渺的空頭理論。佛法之解脫眾生是身、心全方位的真實解脫,即從現前業報境界的生死流轉束縛中解放出來,而達到身、心各方面的大自在,大快樂,并永恆自在快樂,不再受生死輪迴的控制。比如達摩祖師面壁九年,不用吃不用喝,不受飢渴凡夫身的限制,是爲一種解脫;比如鳩摩羅什可以将一碗針吞到肚子裡,再讓針從毛孔裡跑出來,不受凡夫身體結構的限制,是爲一種解脫;比如三世多杰羌佛弟子庫頓尊哲雍仲仁波且,修羌佛所傳明心見性之金剛禪修法,入定二十二天水米未沾,不受凡夫身體結構限制,是爲一種解脫;比如達摩祖師示現圓寂後,遲歸的弟子卻在歸途上跟早已圓寂的祖師相遇,回到寺廟,打開墓穴,墓中空空赫然只有一隻芒鞋,生死自由掌控,是爲解脫;比如龐居士,決定離開這世界,高高興興一盤腿就離開,兒子聽說父親離開,說:「那我也走了」鋤頭往田裡一插,站著就圓寂,夫人說把丈夫兒子的後世辦完就離開,果然,辦完後世一盤腿就離開,生死自由掌控,是爲解脫;比如四川大學的劉居然教授,跟一個學生随便說好等日本人打到重慶就圓寂,幾年後日本人轟炸重慶的第二天,學生提醒他日本人打到重慶了,劉教授忽然想起跟學生的約定,便說:「哦,說好了的,那我就了生脫死吧!」将手中金剛經一合,站在課堂講台上就圓寂了,生死自由掌控,是爲解脫;比如勝清老和尚,本已圓寂,但見弟子痛苦決意再留半年,半年後按時圓寂,且圓寂後數小時又回來一次交代事情,生死自由掌控,是爲解脫;比如四川趙賢雲居士,提前從三世多杰羌佛那裡得知自己的圓寂時辰,回老家與親友歡喜告别,後按預定時辰分毫不差結印坐化圓寂,鄰居見到觀音菩薩親自前來接引,且坐化後面色紅潤,栩栩如生,是爲解脫;比如美國侯欲善居士,修三世多杰羌佛所傳唸佛法門,提前到西方極樂世界遊歷一次回來告訴家人極樂世界景象,然後按預定時間往生,家人親見釋迦世尊、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前來接引,是爲解脫;比如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圓寂後肉身金剛不壞,禪宗憨山大師圓寂後肉身金剛不壞,三世多杰羌佛弟子開化寺方丈普觀法師圓寂後肉身金剛不壞;藏密第十世班禪大師圓寂後肉身金剛不壞而且頭髮、指甲繼續生長,均爲解脫;比如四川闕居士,其女奉三世多杰羌佛法旨代師爲他傳法,他修法兩日後化虹光成就,是爲解脫;比如第四世多智欽仁增嘉利多吉仁波且,傳大圓滿龍欽寧體精髓法給一位漢族高僧,不到兩月,漢僧化虹光飛遷佛土,只留下頭髮和指甲,是爲解脫;如原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将軍聽一位老活佛說第二天早上要離開西藏,将軍便去送行,卻見那活佛端坐大經堂中央,不來接待客人,張将軍正值疑惑,其他僧人來了,圍坐在活佛四周,活佛忽從座位上騰起,又落回原地,第三次騰起時一聲如雷巨響,活佛消失不見,只見一朵紅雲飛去,什麼痕跡也未留下,此乃化虹飛升成就,是爲解脫;比如嘎陀寺曾有十萬僧眾化虹光成就,是爲解脫……太多太多,無法一一列數。
觀心念,正行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舉起你智慧的金剛錘 第二錘 ——砸亂解《愣嚴經》的邪徒
起你智慧的金剛錘
第二錘
有一天,有個人垂頭喪氣地跟我說:「我在網路上跟一些反對三世多杰羌佛的人辯論,其他的內容我還辯得很有力,可他們搬出了《愣嚴經》,說三世多杰羌佛符合愣嚴經陰魔的特徵,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反駁他們了。」我大笑,問他:「那你有沒有認真讀過《愣嚴經》呢?」他說讀過。我又笑了:「你既然讀過,那你自己覺得像嗎?」他吞吞吐吐地說:「……這個……三世多杰羌佛老人家當然是光明偉大的,可是……《愣嚴經》裡有些說法,我也不知道怎麼解釋……」我打斷他:「你不用再說了,再說下去你要犯重戒了。我告訴你,你沒有認真讀,根本沒讀懂《愣嚴經》,那些反對的人也沒讀懂《愣嚴經》,或者是故意亂用《楞嚴經》。如果三世多杰羌佛是《愣嚴經》陰魔,那麼我舉雙手雙腳申請加入這麼光明無私的菩提「陰魔」隊伍!而且我百分之百相信釋迦世尊老人家會表揚弟子我說得好!」為什麼?且聽我慢慢說。
《大佛頂首愣嚴經》從第九卷後半部開始至第十卷,釋迦世尊先後列舉了行者於三摩地定境當中,執為聖解則受群邪之色陰用心交互作用時所出現的十種禪那境界,執為聖解則受群邪之受陰用心交互作用時所出現的十種禪那境界,於想陰用心交互作用之定境中產生執著而將出現的十種飛精附人之魔境,於行陰用心交互作用之定境中妄起計度而將落入的十種外道顛倒邪見,於識陰用心交互作用之定境中妄失正見而將感召生成之十種外道天魔種及聲聞辟支種,共計五十種魔境邪見,用以警戒大乘行者入正道修持。這些都是於三摩地定境,在法身境的進取過程中,對種種妄境邪見執見的對治方法。
觀心念,正行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舉起你智慧的金剛錘(一)
拉珍
觀心念,正行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的智慧遍及一切
by 拉珍
觀心念,正行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人不要忘了目的——解脫
拉 珍
觀心念,正行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需要理清的幾個概念
拉珍
昨日看了版主給一位邪見之人的回復,引發我思考一些問題。
觀心念,正行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
拉 珍
愚昧的締造者是無知嗎?不盡然。例如當我們第一次置身於言語不通的異國他鄉,撲面而來的所有知識你都會像抓救命稻草一樣緊握不放,那時,對於那個陌生的環境,你徹底無知,但你求知,因為生存的壓力,你會敞開胸懷迎接所有新來的知識,因此你很快就不再無知。而愚昧的締造者常常是知識。當人們對一種事物有所了解掌握之後,所掌握的知識往往變成高高的圍牆抵擋新概念的碰擊,總是用固有的知識作為標準衡量,不符舊者,立刻排除。但固有的一切並不是百分之百正確,人們因此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改善進步的機會。佛陀開示這叫「所知障」,世俗言語也有一個近似的成語「固步自封」。 有一個前蘇聯的故事,說很久以前一個小學圖畫老師在教學生畫蘋果,轉學生尤里卡卻畫了一個像梨一樣的蘋果。老師責問他為什麼把蘋果畫成這樣,尤里卡說在他老家西伯利亞大森林里,一棵蘋果樹和一棵梨樹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兩棵樹緊緊靠在一起長成了一棵樹,上面結的就是這種像梨一樣的蘋果。尤里卡的敘述遭到圖畫老師和全班同學的嘲笑,因為沒有人見過甚至聽說過這麼奇怪的東西,但尤里卡固執地堅持著,於是老師把他趕出了課堂,責令他第二天乖乖畫好正常的蘋果,否則不准他再進教室。第二天,尤里卡畫出了令圖畫老師非常滿意的漂亮蘋果,但,在那些鮮艷的蘋果旁邊,老師看見斑斑淚痕。老師開始觀察,發現尤里卡是一個誠實正直的孩子,於是,那些淚痕像針尖似的刺痛了老師的心。老師四處打聽,八方寫信,可誰也沒聽說過梨蘋果。而尤里卡總是在同學們的嘲笑聲中瑟縮到角落,那些場景就像錐子一樣扎在老師心上。終於有一天,老師跳上一輛破舊的長途汽車,來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國家林業研究所,把尤里卡的畫和梨蘋果的故事一起交給了一位園藝家。偉大的園藝家激動地跳起來,對老師說:「我的確不知道這世界上有沒有這種蘋果,回答你的問題至少需要三年,三年後,我會送你一個梨一樣的蘋果!」三年後的秋天,園藝家披著厚厚的塵土闖闖進了老師的教室,他的手裡握著兩個神奇的梨蘋果!原來,園藝家聽了尤里卡的故事,受到極大的啟發,他用了三年的時間將梨樹和蘋果樹嫁接而成功地結出了這美麗的梨蘋果。老師神氣地讓同學們畫下這梨蘋果,而尤里卡的畫上,又一次灑滿了淚痕。 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個愚昧而揪心的開始,一個智慧而幸福的結局。多可貴的圖畫老師啊!可貴在他終究沒有被所知之障擊敗,沒將自己鎖死在成見裡,而用一顆柔軟開闊的心,真誠地探訪未知的領域,竭盡全力將一個模糊不清的偶然扎進了現實的土壤,為世界增添了新知,增添了溫馨。其實,圖畫老師不對梨蘋果做進一步的努力也沒有人責怪他,除了尤里卡,確實沒有人見過梨蘋果,大家都活在普通蘋果的世界里,只是,尤里卡的心會因為老師的所知之障而黑暗,世界會因為老師的所知之障而缺少了一份令人驚奇的美麗,更重要的,一種真知灼見,一個進步的契機,會因為老師的所知之障而被掩埋,這個領域的愚昧會延續,尤里卡的人生會黯淡,就因為一句「沒聽說,沒見過」,便障礙了所有的燦爛和進取。還好,圖畫老師敞開了心,丟掉了對正常蘋果世界的固執,智慧的光芒便照了進來。
觀心念,正行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因果,想眾生
——寫給一些為人師表者
拉珍
時常聽到有人說:「某某某升任仁波且了,要當上師了,要趕快去恭喜他!」我總是默然。前日,有人又對我說:「你怎麼不恭喜某某某升仁波且呢?你對他有心結嗎?」我說:「我與他素無冤對,哪來的心結?只是,不明白為什麼要恭喜他,又不是升官發財。若他是夠格的仁波且,眾生依止他能夠步向解脫,我要恭喜的對象是眾生而不是他。若他不是夠格的仁波且,將來錯導眾生,等著他的,將是難以窮盡的罪業果報,我心痛都來不及,怎麼能恭喜?」說完,我又不禁長嘆,放眼望去,佛教界到處瀰漫著這類庸風,我的默然倒成了格格不入。
觀心念,正行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行者的自我保護
拉 珍
前幾天與版主有一番談論,言談中,版主對娑婆佛教界魚目混珠的現狀憂心忡忡。他說:「尤其那些當上師當師父的,有識無識之士兼有,有德無德之人皆備,有證量無證量的都在,而一般初初學佛的人,佛學知識淺薄,佛學常識欠缺,是聖是凡分不清楚,還沒來得及擦亮眼睛,就往往被一些妖邪之輩帶向了歧途。那麼,這些初行者,到底怎樣做才能保護好自己的慧命不受妖魔侵害呢?」
觀心念,正行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